肌少症知识库

肌少症老人怎么增肌?

2025-07-11 14:15 芯瑞康 阅读

肌少症老人增肌需从营养强化、科学运动、疾病管理三方面系统干预,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,具体措施如下:

一、营养强化:吃出肌肉的“原料库”
1、蛋白质:每日摄入量需达1.2-1.5g/kg体重
2、优质蛋白占比≥50%:优先选择鱼虾(每周至少2次)、禽肉(每日120-200g)、鸡蛋(每天1个)、低脂奶制品(300-500ml/天),这些食物富含亮氨酸,可直接刺激肌肉合成。
3、分餐摄入:将蛋白质均匀分配至三餐,例如早餐吃鸡蛋+牛奶,午餐吃鱼肉,晚餐吃豆腐或瘦肉,避免单次过量增加消化负担。
4、特殊补充:若膳食摄入不足,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乳清蛋白粉(每日20-40g)或HMB(β-羟基-β-甲基丁酸,每日3g),后者可延缓久坐或卧床老人的肌肉流失。
5、维生素D:每日补充600-1000IU
6、食物来源:深海鱼(如三文鱼)、蛋黄、动物肝脏,同时增加户外活动(每日30分钟)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。
7、临床证据: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25nmol/L的老人,补充后髋部肌肉力量可提升,跌倒风险降低19%。
8、ω-3脂肪酸:深海鱼油中的EPA和DHA可联合蛋白质提升肌肉合成能力,建议每周吃2次深海鱼(如沙丁鱼、鲭鱼)。
9、抗氧化营养素:深色蔬菜(菠菜、西兰花)和浆果(蓝莓、草莓)富含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,可减少肌肉炎症,促进修复。
二、科学运动:激活肌肉的“生长开关”
1、抗阻训练:每周2-3次,每次30-60分钟
2、轻度肌少症:可选择坐姿举哑铃(1-3kg)、弹力带划船、靠墙深蹲等动作,每组8-12次,重复2-3组。
3、中度肌少症:以低强度训练为主,如坐姿抬小腿(踝部绑沙袋)、推举矿泉水瓶(0.5-1kg)、仰卧臀桥,每组5-8次,重复2组。
4、重度肌少症:在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(如屈伸膝盖、抬起双臂),或进行等长收缩训练(如仰卧位收缩大腿肌肉,持续5秒后放松)。
5、有氧运动:每日30分钟,改善心肺功能
6、推荐方式:快走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游泳(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)。
7、注意事项: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%-70%(最大心率=220-年龄),避免过度疲劳。
8、平衡训练:每日5分钟,预防跌倒
9、静态平衡:单腿站立(扶椅背),从10秒逐渐增加至1分钟。
10、动态平衡:坐立训练(从椅子上连续站起坐下5次,时间≤12秒)、行走训练(如“一字步”行走)。
三、疾病管理:阻断肌肉的“消耗链”
1、糖尿病:优化主食结构(如用杂粮饭代替精白米饭),避免血糖波动加速肌肉分解。
2、慢性肾病:选择低磷、低钾的优质蛋白(如鸡蛋清、鱼肉),减少代谢废物对肌肉的损害。
3、心力衰竭:避免过度运动,以低强度抗阻训练(如坐姿抬腿)为主。
4、糖皮质激素:长期使用会加速肌肉流失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替换药物。
5、他汀类降脂药:部分老人可能出现肌痛症状,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(CK)水平。
6、自我检测:用软尺测量小腿围(男性<34cm、女性<33cm需警惕),或进行“5次起-坐试验”(时间≥12秒提示运动功能下降)。
7、专业评估:每年进行握力测试(男性<28kg、女性<18kg为异常)、步速测试(<1m/s提示躯体功能下降)。

电话

136-9316-4058

邮箱

bjxinruikang@163.com

TOP